一日一句《道德经》9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从出生到死亡,过完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可概分三种。三分之一的人,活得很幸福快乐,有活出生命的意义。有三分之一的人,人生过得很迷茫,生...
一日一句《道德经》10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地、太阳系是有个开始的源头。道就是天地、太阳系的源头,又可称为天下万物之母。 明白现象界、一切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化,就知道道为母、为源头,现象界一切万物...
一日一句《道德经》76:“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所以古之明道者,对悟道行道之人做以下形容:真正明道的人,与世无争,看起来好像愚昧的人。精进修道的人,不断放下各种执着抓取,其人看起来...
一日一句《道德经》61:“执大象(道),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于饵,过客止。 能执守“大道、顺天之道而为的人,可以行遍天下无障碍。因为悟道行道的人,心中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以慈悲大爱之心善待一切众生,不伤害任何人,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安...
一日一句《道德经》69:“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很多人羡慕的“神通、特异功能,对于道而言,那只是支流末节、雕虫小技,而且很容易让一个人不断膨胀自我,在不知不觉中种下许多将来会导致...
一日一句《道德经》7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等根性(心灵品质)的人一听闻到道,就会马上效法、勤奋力行。中等根性的人,听闻到道,不会排斥,但也不会珍惜,可有可无。下等根性的人,听闻到道,不但不会珍...
一日一句《道德经》6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等德行的人,不炫耀、不张扬自己有德。积阴德的人,才是真正有德的人。 下等...
一日一句《道德经》130:“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不侵略小国、小国不冒犯,彼此建立在诚信基础上,和平共存共荣,各得所欲。 大国要有谦虚处下的风范,才能得到四面八方的拥护。(大国若展现强势霸道、侵略,则离衰亡...
一日一句《道德经》103:“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要自作聪明,不用小我狭隘的感官思维去运作,就能终身受用不尽。如自作聪明、用小我自私狭隘的感官去思维运作,一生就会忙个没完没了,忙到累死。
一日一句《道德经》71:“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如果失去了“一(失去了道),会有什么后果? 天无法清明,恐会崩裂(太阳系磁场混乱);大地无道就不得安宁...
一日一句《道德经》68:“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心灵品质层次如下:保有源自道的清净心灵品质,这是宇宙最高级的心灵品质。失去了道,而后降为“德的层次。失去了德,而后降为“仁...
一日一句《道德经》66:“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如世风演化到人为造作过多、风气败坏,我会主张效法道的特征特性一一“无名•朴来促进社会安定,协助百姓淡薄各种欲贪,返璞归真。 政府施...
一日一句《道德经》14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一般人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前,因缺乏恒心而失败。如果选定一项很有意义又很有兴趣的事情,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下去,必然会导向成功。
一日一句《道德经》131:“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为一切生灵、万物之主、总源头。 道是所有善人生命中最珍贵的珍宝。就算不善之人,天地父母(道)还是慈悲爱护他、保护她。
一日一句《道德经》14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用自我的傲慢去妄作非为,必招失败;用自我想去抓取掌控,反而会失去更多。(想牢牢抓住伴侣,反而越容易失去伴侣。) 有智慧的圣人,不会用自我去胡作非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会要去执...
一日一句《道德经》13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人若处在安心情况,就容易保持健康的状态。在疾病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容易处理。在病毒还很脆弱之际,容易去瓦解它。在肿瘤还微小之际,容易化解掉。上医治未病,平时注...
一日一句《道德经》152:“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悲大爱、心中无敌人,故能勇往直前。 节俭惜福,资源自然充沛,所以能广利天下苍生。 不与人争、不与人抢,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步伐走,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成就。(与人争强斗胜,...
一日一句《道德经》134:“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代圣贤特别重视珍惜这个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只要发心纯正、诚心向道祈求,就会有求必应;如有犯错、有罪过,天地父母会宽恕、原谅我们,让我们能重新来过。 道无所不包、...
一日一句《道德经》62:“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最深奥,也最浅显,要和世俗人介绍道是什么,一般人都会觉得“这个太平凡、太平淡了,没什么神奇,没什么值得深入去探讨。 但道未显相的“空无(宇宙本...
一日一句《道德经》14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有道的圣人,积极地去做春风化雨的教化工作,是为了引领百姓达到没有欲贪的境界,不要浪费生命去追逐那些身外的金银财宝。引领世人认真学习道,以便早日开启...
全部(89)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