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20年:奋发承古志 笃行向未来》
大家好,我是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项吉羽。今年,经信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我整理了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沿着西兴大桥到达遥遥相对的钱塘江对岸,就是西兴街道,这片土地也是我出生、成长的故乡。和大家讲一讲这片古老与新潮并存,乡土与现代碰撞的地方。
【河水潮头间】
西兴历史,从勾践入吴、西施别国、吴越争霸、王朗据孙策、吴兵走查渎起,上至官修史志,下及野史杂述,千年烟云,卷帙浩繁。古时称为固陵,六朝名西陵,五代吴越改名西兴。“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斜日半竿羌笛怨,西陵寂寞又潮生。”白居易、陆游诗中的西陵,就是现在的西兴。在这些诗词中常常出现“潮”、“驿台”这类字眼,也暗示着在历史上,西兴还承担着一项特殊的职能——过塘行。西兴作为钱塘江古渡,是南北人员往来、东西货物交易的重要“津渡”,但因钱塘江和浙东运河之间存在水位高差,无法直接通航,随之出现了 “过塘行”,即专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 “转运行”,全盛时期,西兴拥有七十二爿半的过塘行,大家肯定好奇为什么还有半个?过塘行的经营范围也有大体分工,有过禽蛋、茶叶、药材的,过牛、羊、猪、鱼秧的,过棉花、蚕丝、绸缎的,种类繁多。其中只有一家黄鳝行,因为鳝鱼上市有季节性,每年总有几个月不开门,被戏称为“半爿”。就这样,曾经的西兴繁华喧嚣,但时代变迁,随着萧绍公路、浙赣铁路的通车,运河的作用、地位逐渐被取代,西兴的过塘行也逐渐衰落。
明清时,西兴属绍兴府萧山县管辖;解放后,萧山县划归杭州市;1996年,滨江区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2003年,八八战略提出的那年,西兴撤镇建街,至此,滨江区西兴街道诞生了,千年古镇的烟火味迎着高新区发展的热浪,逐渐向天堂硅谷的国际范蜕变。
【高屋楼宇中】
2003-2023,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西兴街道拉开了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序幕,创造了许多个“率先”:率先完成整村拆迁的历史任务、率先推进股社分离、率先实施老旧小区改造…05年,因为外出求学我离开了西兴;到了15年成家了,兜兜转转又回到这里,才真切地感受到我的故乡已经变了模样。
故乡的变化,彰显在乡土气与国际范的有机融合中。说他尚有乡土气,因为乡音未改,吴语依然,西兴老街作为杭州市十大历史保护街区之一保存了从前的模样。说他已然国际范,因为它充满了创新活力,成为了数字产业高地,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主场馆“大莲花”2010年在钱塘江南岸打下了第一根桩,谁曾想到,在这里曾经是一个一片农田,是一个叫做七甲闸村的小小村庄呢。
故乡的变化,蕴含在产业协同的高度耦合里。西兴街道物联网小镇,有一家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所生产的串焊机上应用了另一家叫做海康威视的视觉智能设备,而这两家企业其实就是邻居,直线距离仅1.3km。放眼整个西兴街道乃至整个滨江区,像这样业务板块紧密耦合、产业高度协同的案例比比皆是,交织的产业全链条撑起了工业经济,诞生了吉利控股、大华股份、新华三、网易等国际知名企业。
故乡的变化,还体现在触手可及的幸福中。西兴街道缤纷未来社区,曾经是滨江建设时间较早的拆迁安置房小区区块,2021年,区块内165个单元全部完成了电梯加装,成为浙江省首个实现加梯“区域全覆盖”的试点。未来社区,着力打造“全民共建、幸福共享”的美好生活共同体。
西兴的故事发生在河水潮头间、高屋楼宇中,也发生在市井街巷内、社区友邻里。“八八战略”20年,这样的故事在滨江、在杭州、在浙江都在发生着,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创造者。20年再出发,让我们持续深化“八八战略”杭州实践,奋发承古志,笃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