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风雨兼程 今朝砥砺出发
纵横正有凌云笔,伟大事业谱新篇。翻开《“八八战略”的理论逻辑与时代价值》的篇章,我细细品味蕴含其中浙江打破固有体制壁垒、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密码”。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始终冲锋在时代进步的最前列,用二十年的时间打造了水乡泽国的发展奇迹。
钱江新城,树影婆娑、高楼林立,当年的江畔菜园如今一派繁荣景象;下沙港口,巨轮穿梭、日夜不息,昔日钱塘江奔流入海的滩涂之地,现在满载优质杭州货物销往运河两岸;西湖、西溪、“三江两岸”,“千顷蒹葭十里洲”的自然风光让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见园,车水马龙与优美环境交相辉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时至今日,杭州不仅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赞不绝口的“风景天堂”,更是无数高新科技人才心向往之的“硅谷天堂”……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二十年来杭州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然而高楼大厦的层层拔节并非一日之功,数字之城的响亮名片也来之不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无数怀揣梦想的有识之士在这里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将自己的心血倾注在这“七山一水二分田”,推动之江大地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
我们应当看到,杭州展现出动能澎湃的创新图景,与其背后纲举目张的战略指引密不可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挥棒。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瞻远瞩的目光、掌舵领航的勇气和举旗定向的魄力。“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二十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正是在这片温山软水之地提出“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发展战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留下的宝贵“战略资产”,是开启浙江二十年高速发展之门的“金钥匙”,构建起了浙江省域发展的四梁八柱。殷切嘱托,饱含期许;以上率下,起而行之。二十年来,浙江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年春华秋实。在一批批敢想敢做的造梦者的赓续奋斗下,战略推进蹄疾步稳,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区域发展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气象一新。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奋斗激情,处处充满美好希望。
时光轮转,再回首风雨兼程路,看今朝砥砺再出发。二十年后的今天,杭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十大攀登行动”的战略部署,锚定奋斗目标,深化变革性实践,发挥领跑示范作用,全方位展示“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风采。今年以来,我们聚焦“冲刺2万亿”,责无旁贷扛起了打赢“经济翻身仗”的担当使命,以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五大工作矩阵和五大牛鼻子行动为抓手,为杭州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五大产业生态圈瞄准重点产业精准发力,三大产业地标持续擦亮杭州特色名片,城东智造大走廊串联起江东产业集群……一条条布局谋划、一项项产业政策、一件件工作举措,切切实实地托举起了杭州的未来。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代又一代的新老杭州人将继续推动“八八战略”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用奋斗浇灌“新天堂”的梦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