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中学教育

订书机83086

楼主

6-04 08:30 2.8万 45

“良进优出”不能流于嘴皮子说说…

应该用高考成绩比对初中毕业时的成绩,进行统计。呼吁小雨爸爸,来主持这项统计工作
可以用各个初中为样本。
比如育才,毕业时前三十名是哪些人?这些人会分散到各个高中去。三年高考后,再统计一下这些人去哪里了?看看到底在哪所高中学习三年,提升最大?
统计过育才后,还可以再统计文澜,公益,十三中,保俶……
得出统计结果,哪些高中的高考去向确实好,再宣称自己良进优出,也会有依据、有底气。
现在呢,市区几所都说自己生源一般般,良进优出了,低进高出了。可是又都没什么依据。
回复(45)
学紫最早几届招生录取分数线低于所有重高,清北复交都有,浙大录取人数超过不少重高。总不能说分数线低的学校学生比分数线高的学校学生更厉害吧。否则大家都去考分数线低的学校,何必去考杭二学军呢

6-04 08:51

这事就属于多操心了。有jyj呢,否则就办一所学校,其他都是其分校。毕竟生源是有大小年的。为啥杭州搞不了“衡水模式”?

6-04 08:57

同理,宣称自己把学生当人,别人不把学生当人的学校,也得拿出依据来呀。

是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更低?还是课程安排更少?休息活动更多?…说话总得有依据吧。

否则真的像是在抹黑别人,夸大自己。

6-04 09:02

躺平一时爽,自然“当人”了。自古以来,就是十年寒窗。没听说十年锦衣玉食还能金榜题名的。

6-04 09:28

1.是真实宣传效果的需求
2.有真实数据与旁人观感的错配
3.良进优出也好优进良出也罢,整体数据骗不了人

6-04 10:51

真累

6-05 06:37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