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长期、大剂量服用时会损害肾脏,导致「镇痛剂肾病」,但
前提是长期、大剂量服用;
2. 秋水仙碱: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消化道反应,长期服用可引起骨髓抑制和肝肾损害,而小剂量使用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3.丙磺舒适: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但仅见于约 5% 的服用者。
总而言之,对于治疗痛风的药物,虽然有副作用,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只要规范使用、加强监测,这些副作用完全是可控的,大可不必害怕吃药。
而真正伤肾的是……
不吃药,放任高尿酸不管,伤肾于无形
持续的高尿酸会累及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的形成。
据统计,如果痛风反复发作而不进行规范的降尿酸治疗,一般 10 年之后就会出现肾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
简单来说就是,得不到有效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才是「伤肾」的根源。
而早期积极降尿酸可以延缓甚至阻止脏器损伤。
事实证明,规律用药、维持治疗并且尿酸持续达标(<300~360 μmol/L)的痛风患者,痛风发作的几率大大减少。在面对同样的诱发因素时,痛风急性发作的几率也非常低。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在第一次痛风发作前,尿酸盐结晶在体内平均已沉积 5~7 年,因此尿酸盐结晶的消融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
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用药、按时就医,尿酸达标后,以最小有效剂量的药物维持治疗。这才是「护肾」的最好办法。
痛风护肾小技巧
1. 适当运动、调整饮食:不喝酒和含有果糖的饮料,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以及火锅、鱼汤、肉汤等。
2. 多喝水:每天不少于 2000 毫升,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3. 坚持科学用药:按时就医、定期监测。
合作专家 王士博
上海市长海医院老年病科医师
科学审核 廖日房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药师
参考文献
[1]《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11).
[3] 曾小峰, 陈耀龙.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 浙江医学, 2017(21).
[4]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5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7.
策划 Karen 责编 BruceLi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创意
来源: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