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来自:口水杭州

你好风语者

楼主

2020-11-06 1.6万 19

吴山上这只“瓢羹儿”你见过没?老杭州说它喂出了“十二生肖”


王大伯来电:我住在吴山脚下,山上有个景点“吴山十二峰”,俗称十二生肖石,旁边有个“调羹石”,前天我又去看了,也问了几个过路人,都说不知道。就在吴山管理处旁边,没有文字介绍,希望你们去报道一下,万一以后埋掉就可惜了。


经核实:王大伯78岁,杭州人,是个业余国画画家,最擅长画紫砂壶。王大伯以前住吴山脚下鼓楼附近,前些年搬到转塘。几天前,王大伯去吴山玩,特意又去看了看“调羹石”。

“这块石头啊,就在吴山管理处(现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门口的草丛里,样子很像倒过来的调羹,非常神奇,还是天然形成的。小时候父亲带我逛吴山,就知道这块石头,现在没什么变化,就是更加光泽了。”王大伯说。那天他在十二生肖石旁边问了几个过路的杭州人,都说不知道这块石头。王大伯还说,在他印象里,二十多年前,吴山游步道改造,“调羹石”埋过一阵子,之后又挖出来,他说自己还特意查过资料,没找到史料上对这块石头的记载。


我今年27岁,从小在杭州长大,还真没听说过这块“调羹石”。临出发去吴山实地采访前,打电话给我爸,问他知不知道这块石头。我爸今年56岁,他一听就说知道,小时候我们家住通江桥,吴山就在旁边,他小时候经常跟爷爷爬吴山,“调羹石”看到过很多次。

昨天,我穿过十五奎巷,往城隍牌楼方向,沿游步道爬山前行,大概10分钟后找到了王大伯说的“调羹石”,就在十二生肖石西边的草丛里,凤凰山管理处大门出来一步就能看到。石头长约1米2,特别像一个翻转过来的调羹儿(勺子)。我调出手机里的指南针,勺匙朝东南,勺柄向西北,外形饱满,光滑圆润,离十二生肖石距离不过10米。


问了几个路过的老年人,他们都是老杭州,都说知道这块石头,不过他们都纠正我,不叫“调羹石”,叫“瓢羹石”——“调羹”是小勺子,“瓢羹”是像瓢的大勺子。


“哦,瓢羹石啊,我小辰光就有的,我爷爷带我去十二生肖石就见过,最起码70年了……瓢羹比调羹大,弧度也大,盛的东西更多。”82岁的方大伯戴一顶黑色雷锋帽,嘴一动唇下那颗黑痣也一起蠕动起来。“以前这边全是老房子,哪像现在这么漂亮……”


方大伯说他以前就住在吴山脚下,现在的“瓢羹石”,大小形状和几十年前没什么不一样,好像黑了一点,“以前没现在那么亮啦。”


我又问了路过的几个老杭州,都说知道,杭州民间老底子一直叫“瓢羹石”,他们小时候就知道了,至于有什么故事或者来历,他们都连连摇头。


既然“瓢羹石”离十二生肖石那么近,而且存在那么久,是否有些关联?


84岁的赵大伯解答了我的疑惑:“哈哈,十二生肖石也是后人臆想出来的,这块石头,你说像鸡腿石也可以,但叫瓢羹石,就和十二生肖串联起来了呀。”


赵大伯说,瓢羹是盛食物用的,在这里出现,意味着它一直喂养着十二种动物,也可以说,这块“瓢羹”喂出了“十二生肖”。


我走进旁边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听工作人员说,他们从来没有掩埋过调羹石,一直就让它自然存在,只不过周围种了些草。


“瓢羹石在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清朝《湖山便览》第十二章吴山篇中写:有俊石十二,平地山起,玲珑瘦削,如山离立,各以形象名之,曰笔架、曰香炉、曰棋盘、曰象鼻、曰玉笋、曰龟息、曰盘龙、曰剑泉、曰牛眠、曰舞鹤、曰鸣凤、曰伏虎。


“原本十二生肖石不叫这个名,后来老百姓觉得像十二生肖,才这么叫的。吴山在地质上属于喀斯特地貌,十二生肖石和瓢羹石都是石灰岩。”


杭州历史学会、古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丁云川老先生回忆,小时候父亲带他逛吴山时,就见过“瓢羹石”,所以最起码存在了上百年,和十二生肖石应该是一同生起来的。至于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就不得而知了。


丁老先生昨天专门查过史料,在民国钟毓龙先生的《说杭州》一书里,找到了对这块石头的记载:


然石本相连,强为分割,然加以比附,终难得似,不若其西之瓢儿石殊为确肖也……


大意是,十二生肖石本是一块整体,老百姓强行认为它像什么像什么,犹如分割它来看,这样很难说它像什么,其实都不如西边一块“瓢儿石”,是真的像瓢儿一样……

这一段文字,应该是迄今能找到关于这块“瓢羹石”最老的史料了。

来源:都市快报
回复(19)
我去那边爬山时候也看到过的

2020-11-06

原来还是有古籍记载的

2020-11-06

真有意思,这么一块石头还有背景呢

2020-11-06

格个石头我也知道,但是我家里人讲的时候都说的调羹石

2020-11-06

现在就开始埋石头,让我后代以后送进博物馆

2020-11-06

倒还真不知道

2020-11-06

现在的城隍山商业氛围太浓 没有老底子那种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2020-11-06

哈哈有朋友住那边老房子 小时候去他家玩听说过

2020-11-06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