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易引起大肠癌。通常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饮食就会越油腻,这大大助长了大肠癌的发病率。
不会产生致命危险,但合并其他因素,比如年纪大加上心脑血管疾病,便秘就很可能成为致命的危险因素。”温馨提醒,有基础病的便秘病人,排便时习惯性用力会造成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便秘还会引起肛裂、直肠溃疡等疾病,甚至诱发直肠癌或大肠癌...
腹泻。慢性腹泻可能是肠道炎症的象征,也可能是糖尿病、甲亢、肝癌、大肠癌、克罗恩病(节段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前兆。
惯造成的,饮食中缺少膳食纤维即为重要原因之一。食品中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充足膨胀,可增进肠壁的有效蠕动,使肠内容物敏捷通过肠道而排出体外,客观上起到了通便的作用。同时可将肠道内各种毒素吸附、稀释、包裹,并促使其迅速排出体外,起到肠道清道夫的作用,并可预防大肠癌...
运动誉为体内:“运动的灵魂”。 如果肠道运动不活跃,消化过程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人体就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人体因身体状况不佳,饮食和环境的变化、压力等,或随身体的老化,造成坏细菌增加,而引起肠内细菌失去平衡,使肠内脏污起来。而肠内脏污是便秘、腹泻,乃至于结肠癌、大肠癌...
的肠道是否健康。看颜色健康的大便,应该是一次排便重量在100~300克之间,约两三根中型大小香蕉的重量;颜色最好是黄色,发黑发绿发红发白都不健康。比如发黑可能是胃溃疡,发绿可能是急性肠炎或食物中毒,白色可能是消化不良,发红如果不是吃了太多红色的东西外,有可能是大肠癌...
近年来,中国男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有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等。由于男人病了不爱去医院,身上有些不舒服,能扛就扛,能忍则忍,所以导致许多患者就诊时已是肿瘤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的时机。因此,对待癌症,要从预防和早发现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摩腹运动不仅可使腹部肌肉强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而且对整个消化道是一个有益刺激,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摩腹可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使粪便尽快排出体外,减少了糟粕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对肠道黏膜的损伤,起到预防大肠癌...
的类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较强的抗癌功效。 此外,经常食用大蒜,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降低30%。茭白、芹菜等是富含纤维的蔬菜,进入肠道后,可加快其中食糜的排空速度,缩短食物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滞留时间,促进胆汁酸排泄,对预防大肠癌...
总共评估出9719人为患癌高危人群,16778人次癌症高风险人群,表明有43.1%的居民被评估出至少是患2种及以上癌症高危人群。其中肺癌高风险2869人次(高风险比例为14.3%),食管癌高风险2426人次(12.1%),肝癌高风险2613人次(13%),大肠癌...
母55岁时查出患直肠癌,儿子应该在45岁时就要做个肠镜。”孙教授说,但是在国内各类保健品或保健行为,好像比科学的检查更流行,“如果推出一项服务——洗肠,号称能去除体内毒素,把它和肠镜检查放一起比较,估计洗肠的人会比做肠镜的人多很多。”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大肠癌...
体内停积过久,大便中的二氧化碳和沼气等有害气体会被人体吸收,导致头痛、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大便在肠内停积越久,致癌物质和体内垃圾与大肠接触的时间也越长。如果大肠经常与致癌物质长时间接触,大肠细胞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大肠息肉或结肠憩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肠癌...
。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覆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可能促进大肠癌...
导读:近30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在我国肿瘤死因顺位中,结直肠癌位于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之后,居第5位。必须予以重视,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 每天吃5种以上的蔬果 长期吃蔬果能将患癌机会减少50%以上。多吃菠菜、青花菜,能远离...
全部(62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