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过去20年,全国平均房价水平从不足2000元上涨到了万元,涨幅高达5倍。
当然,这仅仅只是全国的平均房价,如果要单看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则要更加明显,比如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都在10-20倍以上。
因此,那些当年早早买房的人,不看城市,不看板块,闭着眼睛随便买都能大赚一笔,甚至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楼市发展到今天,时代变了,城市越来越分化、板块越来越分化、房价越来越分化,这也造成买房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买房还会像以前一样,不看城市,不问板块,只赚不亏吗?
简单一句话回答,闭着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房价长期保持平稳的大背景下,资金成本、利息成本、折旧成本等就会逐渐显露出来。换句话说,一旦持有成本大于房价涨幅,就是亏钱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选择贷款买房,以200万,500万,1000万的房子为例,三成首付等额本息,5年、10年、15年、20年、30年后卖出,房价要上涨多少,才能不亏本呢?我们来简单算一算这笔账。
买房子后,不管多少年之后卖出,想要看看能否保本,最基本的就得把贷款利息、税费、装修成本等三种因素考虑在内。
考虑以上3种因素,我对不同房价的保本涨幅进行了保守统计。当然这只是一种较为笼统的算法,还有其他很多零碎的支出没有计算在内,所以只是最低保守涨幅。
一、200万总价房子的情况:
1、贷款利息:按照LPR+75BP=5.35%来计算,房贷利息大约为:6241元*12*5年=37万
2、各类税费:契税+房东转嫁税费+中介费=4%*200万=8万
3、装修费:保守估计大约需要10万
如果5年后卖出这套房子,房子的总成本大约为:购房款+贷款利息+税费+装修费=200万+37万+8万+10万=255万。
对于这套房子而言,5年后卖出,如果想要“保本”,房价上涨空间至少需要达到27.5%才可以“保本”,10年总成本292万,15年330万,20年367万,30年442万。
二、500万总价房子的情况:
1、贷款利息:按照LPR+75BP=5.35%来计算,房贷利息大约为:15604元*12*5年=93.6万
2、各类税费:契税+房东转嫁税费+中介费=4%*500万=20万
3、装修费:保守估计大约需要20万
如果5年后卖出这套房子,房子的总成本大约为:购房款+贷款利息+税费+装修费=500万+93.6万+20万+20万=633.6万。
对于这套房子而言,5年后卖出,如果想要“保本”,房价上涨空间至少需要达到26.7%才可以“保本”,10年总成本727万,15年792.5万,20年914万,30年1102万。
三、1000万总价房子的情况:
1、贷款利息:按照LPR+75BP=5.35%来计算,房贷利息大约为:31208元*12*5年=187万
2、各类税费:契税+房东转嫁税费+中介费=4%*1000万=40万
3、装修费:保守估计大约需要30万
如果5年后卖出这套房子,房子的总成本大约为:购房款+贷款利息+税费+装修费=1000万+187万+40万+30万=1257万。
对于这套房子而言,5年后卖出,如果想要“保本”,房价上涨空间至少需要达到25.7%才可以“保本”,10年总成本1444万,15年1632万,20年1819万,30年2193万。
可见,不管你买总价多少的房子,5年后想要卖出,就得至少涨25.7%才能保本,10年后至少涨40%,15年至少涨60%,30年要至少涨200%以上。
按照复利计算公式,通过我的测算,若是贷款买房的话,每年的房价涨幅在5%左右是一个房价保本的生死线,也是房产保值的底线。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再加3%,也就是涨幅8%才能保本。
从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发布的《2022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可以看出,除了海口这个特殊政策照顾的城市外,只有北京和上海的二手房价同比年涨幅突破5%的保值生死线,分别达到了108和105.8。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去年一年楼市风云变幻,波诡云谲,谁是扛把子的大哥,房价指数涨幅生死线就是试金石。看风云人物,挑大梁的唯有北京和上海。
铁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现如今,买房不亏,保值增值的城市大概率只能是一线北京和上海。
与此同时,现如今行情下,比房价涨跌和保值增值更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流动性。任何城市楼市的基本面,不和你谈流动性的保值增值,都是耍流氓。
这一点北京和上海可以吊打其他所有城市。尤其是在当今城市楼市严重分化的大环境下,对于人口不断流出,产业结构较落后的小城市来说,未来随着房子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剥离,除了自住以外,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最欠缺的就是流动性。
因此,不管房价是上涨还是下跌,如果未来你选错了城市,那么房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有价无市,甚至卖不掉的局面。
总而言之,楼市行情发展到今天,“闭眼买房”、“只赚不亏”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做正确的事永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得多,方向决策的问题是买房的首要问题。
那么买对城市,比如买了上海的房产,一定会赢吗?
非也,买对城市,买错了板块,你的房产也不一定能保值。
过去五年,即使在上海主城区,也有相当一部分板块和小区是跑输大盘平均值,甚至有些房子年回报率还不如存银行。
经过对多个上海二手房小区的粗略不完全统计,过去五年的上海主城区的涨幅平均数在30%左右,折合年平均涨幅也就6%左右。
其中徐汇,杨浦,长宁,黄浦,闵行,浦东跑赢大盘。
5年来,涨幅超过40%的区域有:
徐汇:徐汇滨江 田林 华泾 长桥 漕河泾;
长宁:天山、西郊;
杨浦:东外滩、 五角场 、周家嘴路;
青浦:徐泾、华新;
浦东:御桥、世博、碧云、花木、源深、梅园、南码头;
闵行:金虹桥、春申、七宝、古美;
黄浦:新天地、老西门;
虹口:北外滩、四川北路。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上海跑赢大盘的基本都是规划已经落地实施,板块成熟,或有名校学区房概念的板块。
比如徐汇滨江作为徐汇区重点打造开发的区域,豪宅林立,一直是上海顶流人群的首选之一。
徐泾属于大虹桥商务区板块,这些年热度极高,涨幅也靠前。
市区的东外滩,北外滩等也属于有强规划且已经在逐步落地的市区强力板块,未来可期。
徐汇华泾作为徐汇区唯一一块未大面积开发的板块,则由于地铁规划及学区房的双重利好,最近5年一直是刚需投资的热门区域,涨幅也博人眼球。
像梅园,七宝、春申等则更多受益于学区房的利好,房价涨幅领跑排行榜。
买上海,更要买对板块。五年来,买错板块的案例数不胜数。
宝山,嘉定,松江、奉贤、金山、崇明整体跑输大盘。
特别是宝山区,区位不错,但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大部分板块涨幅垫底,远远跑输大盘,奉贤、金山、崇明这种超级远郊就更不值一提。
2022年2月17日长沙市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稳控房价指数:
要求刚需型住房按每年指数不超过5个点,改需型住房按照长沙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按8-10个点控制增长,合理满足不同层次购房需求。
长沙的做法简单说就是刚需房价格每年可以涨5%,改善房价格每年可以涨8-10%。
其实,每年房价涨幅5%的目标其他很多城市也多次提到的,并且作为ZF业绩。
但其实,只要你稍加思考,就知道房价涨幅5%,看似是和居民收入增长吻合,但其实是个超级大谎言。
500万的房子每年涨幅5%就是25万,而年收入50万的家庭每年收入增长5%也就是只有2.5万。
房价每年涨25万,你收入每年涨2.5万,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房价涨幅,看似科学合理公正人性的数字游戏其实是惊天谎言。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如果算上房贷利息5%,房价涨幅5%,通货膨胀3%,你的收入需要翻几倍才能追上房价呢?
来源:楼市黄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