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285组客户入围,13位A类人才,5年限售,无房社保顶格,IFC最后一摇的数据,终于出炉!
对江河汇来说,一个超级红盘谢幕了;对杭州楼市来说,一个时代终结了!
这个时代的名字叫做:市场上有“人人都想来一套”的好房子。
没错,如果你在杭州街头随机拦访,告诉对方可以获得购买任何房子的权利,然后问TA要不要来一套IFC;
TA一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A类人才就拥有这种权利。他们不仅在杭购买首套住房可以免摇号,同时还会给予最高800万元的购房补贴。
所以,也可以说,“值得A类人才出手”的那个时代,结束了!
02
过去几年的杭州楼市,像极了上世纪90年初香港流行乐坛“神仙打架”的那个年代。
IFC和壹号院争霸的主旋律,仿佛张、谭二人的PK,各有无数拥趸,始终屹立不倒。
IFC三次开盘,共吸引了24位A类人才的青睐。不仅次次限售,最厉害的一次,人才社保也拼到顶格。
当“风继续吹”,你我“共同度过”,摇中的人“无心睡眠”,不中的人“沉默是金”。
壹号院也不差,8位A类人才安家于此,同样是很多人心里的“一生中最爱”。
二人之外,四大天王崭露头角,以不同特色俘获人心。
中杭府、江河鸣翠、御潮府、丹枫四季,或地段出色,或产品出众,中签率一路走低的同时,每盘更是引来1-2位A类人才的报名。
也许“我来自北京”,仍然“对你爱不完”,即便只剩下“吻别”,也要再续“来生缘”。
这些当然是“人人都想来一套”的典范,在它们的持续烘托下,整个场子一直火热。
六万人摇的西溪公馆、滨江核心的晓风印月、勾庄无敌的幸福里……就像梅艳芳、李克勤、林子祥,在各大颁奖礼上总有一席之地。
03
之所以“人人都想来一套”,首先是因为有红利。
二手行情如此惨淡,壹号院8月最新的三套网签单价,依然高达9.6万、9.3万和10.9万。
较之48100的买入均价,有肉眼可见的丰厚利润。
御潮府只网签过1套,单价8万5,开盘均价69800;中杭府5月网签的一套高层,单价6万1,买入均价47000。(可能还包含做低因素)
而最重要的,是安全。
这些楼盘,是这座城市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它们的安全垫,是整个楼市中最厚的。
六万人摇的西溪公馆也许会破发,中签率低至2%的幸福里可能也没赚钱,但你几乎不用担心,同样的事会发生在IFC或者壹号院上。
说得再直白一点,如果有天奥体跌破48000,江河汇次新二手卖不到7万,那么我们的资产,无论以什么形式存在,都很难全身而退。
正是因为有如此高的确定性,高级人才的“选房”才会如此技术化。
IFC本次报名的13位A类人才,全都选择了边套户型。其中有6位选择了最大的342㎡户型,楼幢也是位置最优越的那幢。
壹号院21幢开盘时,全部为333㎡户型,有6位A类人才报名,当时他们选择的房源基本都位于高楼层。御潮府惟一的A类人才,选择了高层里最大的188㎡户型。
04
如今,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看看清单上,红盘确实还有不少,近的奥体还有项目,远的有民生药厂、南星水厂等,但量级上,恐怕都难以与IFC或者当年的壹号院媲美。
或者可以这么说,市场上再难出现人才、无房户、有房户同时拼到社保顶格的疯狂局面了。
事实上,即便强如小河云庄,此次最终的登记人数据说也只有2300多组(入围1249组),只有IFC的约1/2,不仅没有触发限售,而且也没A类人才。
现在有项目的开发商,又有几个敢说手里的货,一定能比小河云庄的关注度更高。
况且,整个楼市的大环境与几年前大相径庭,能够给人们心理暗示“买了毫无风险”的房子,可以说已经凤毛麟角。
当然,未来几年,能赚钱的房子肯定还是有,但以高级人才对整个政经大形式的认知,让他们用掉手中那张“宝藏卡”,仅仅去抽一个“还可以的盘”,概率会有多大?
IFC之后,或许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楼市中无法看到此类人才再出手了。
看看如今一个姜涛就算顶流的香港乐坛,你还会去每周关注歌曲排行榜,或者为谁是“天王”谁是“天后”争得面红耳赤吗?
05
一个时代的终结,总伴随着另外一个时代的开启。
杭州楼市万人空巷、共襄盛举,举城谈论一个红盘的时代或许就此告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既然“最聪明”的资金都买好了,那么有关部门手里可以用的工具就少了很多顾虑。
再结合这段时间整个行业吹风的基调,有没有一种可能:会在政策层面有所变化呢?
比如,场内的关注度低了,能不能引进一些场外的关注度;一两张桌子的热度低了,能不能再多弄几张好桌子?
甚至,能不能不止只上一两次场。
毕竟,这个城市的房子,仍然是很多人梦想清单上,最显眼的那一条。
来源: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