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两年反复呕吐 住院十余次
婷婷是杭州本地人,已反复呕吐两年多,多为胃内容物和清水,偶尔伴有轻微的腹痛,但没头痛,没发烧。
最多时一个月发作三次,每次呕吐5-6天,累计一月呕吐竟达15天。
“最早还以为受凉或者什么东西吃坏了,后来觉得不对劲,跑了好几家大医院,住院十多次,可还是……”父母工作忙,婷婷自小一直由外公带。
两年来,外公带着外孙女奔走于多家医院门诊,每次住院治疗六七天,呕吐才暂时终止。
病在孩子,疼在老人心里。看着外孙女翻江倒海地呕吐,戳针呕吐,老人只能强忍着眼泪安抚,不断打气加油,恨不得替代心肝宝贝受这“皮肉之苦”。
每一次孩子出院后,老人都会在纸上详细记录入出院时间,住院天数,他觉得:医生看到纸上记录10多次住院史与病历,可加快大概地了解病史,便于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好让孩子的治疗少耽搁,少痛苦……
外公记录小患者10多次出入院时间(未包括来浙入医这次)
“这样细心的患者家属很少见。”见过这张字条的医生都感慨不已。
孩子呕吐的病因找到了 原来是......
近日,孩子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儿科朱海峤主任医师评估了孩子的病情:
当时孩子出现严重的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精神非常虚弱;病情相对较严重,必须再次住院治疗。
朱主任最后给出的诊断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伴低钾低氯和代谢性碱中毒。
周期性呕吐,也叫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特征表现是反复、固定特征的呕吐发作,间歇期正常或恢复基线健康状态。多在儿童期起病,成人患病相对较少,儿童患者发作可以延续到成人。
朱海峤与婷婷
经过对症和支持治疗,婷婷6天以后症状缓解出院。待到复查时,她外公表示:孩子不仅不呕吐,而且食欲很好,人都胖了不少。
控制不住地呕吐 7岁男孩只能休学
朱海峤说,这种病例好几年才会碰到一两例。
近日他接诊一个桐乡的7岁小男孩晨晨(化名),频繁呕吐已3年。因为这个情况,晨晨自今年九月份开学以来,都没有去上学。
原来,晨晨的情况和婷婷十分相似:四岁开始就有反复发作的呕吐病史,大多数是突发性的,找不到明显诱因。
每次要持续呕吐四到五天才会终止。一天也是要吐二三十次。这发病的四五天时间内,只能暂时中断饮食,每天靠静脉输液补充营养。这种情况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来一到两次,只能住院。
3年间,家长多次带孩子看专家门诊,做了很多辅助检查,包括腹部B超、头颅CT、磁共振、脑电图、胃十二指肠镜等,并没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的病灶。
可今年下半年,晨晨呕吐发作的频率有加重,三个月内五次在当地医院住院。一家人被孩子忧心忡忡,疲惫不堪。
朱海峤主任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及化验报告,诊断为:周期性呕吐,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
经过两周的药物调整,目前晨晨病情稳定,继续随访治疗。
出现这些情况 有可能是周期性呕吐
周期性呕吐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文献报道,大多数周期性呕吐患者和偏头痛相关,可能与线粒体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高反应性、内分泌敏感性、食物过敏等有关。
学术上通常认为这是一种变异性的偏头痛,或者叫特殊类型的偏头痛。这些患者若干年后可能会发展成偏头痛。
目前 周期性呕吐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通常采用以下标准:
1在任意时间段至少发作5次,或者6个月至少发作3次:
2间歇性发作的剧烈呕吐,持续1小时至10日,2次发作相隔至少1周;
3每次发作症状和模式基本固定;
4发作间期能恢复至基线健康状态;
5排除其他病因。

治疗上可分为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和发作期的对症支持性治疗。
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如止吐药、镇静药、情绪稳定剂、抗癫病药等,降低孩子的呕吐的发作频率,力求以达到无发作状态。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