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爱情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亲密关系中,常说一个词叫“七年之痒”,意即当爱情挨过了第七个年头,便会走入一个危机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他认为,爱情包含着三个因素:亲密、激情、承诺。
亲密:指的是爱的关系中的亲密感、连接感。它包含着那些由爱情带来的一系列亲切的感觉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温暖的经历。
激情:指的是在恋爱关系中导致浪漫、身体吸引、性满足等相关现象的驱动力,饱含着一系列强烈的情感。
承诺:从短期角度来看,是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决定;长期来看,则是维持这种爱的承诺。因此这涉及对一段恋爱关系的存在和潜在的长期承诺的决策。
根据这三种成分之间的组成关系,斯腾伯格将爱情分成了八种:
1.无爱式爱情:没有亲密感、没有激情,也没有承诺。这体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际关系。
2.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对他(她)感受到亲近、约束力与温暖,但是却没有强烈的激情或者长期的承诺,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与朋友的关系,在情感上很亲密,但是却不会打开你的心扉,也更不会让你打算去爱他(她)一辈子。
3.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是在没有亲密关系和爱情的决定/承诺成分的情况下产生的激情唤起的体验,更像是“一见钟情”。
4. 空洞的爱情——只有承诺:这种爱产生于一个人决定爱上一个人,但却没有亲密与激情,只剩下冰冷的承诺。
这种爱有时会在停滞不前的关系中找到,一般这种关系维持了多年但已经失去了相互的情感投入以及身体上的吸引力。一般来看,这种爱情发生在长期关系的最后或者接近最后的阶段。在“为了结婚而结婚”等情况下,也会存在。
在这些情景下,夫妻双方可能从彼此承诺、互相爱对方开始,或者试着彼此相爱开始。因此,空洞的爱未必是一种关系的结束,也有可能是一种关系的开始。
5.浪漫式爱情——亲密+激情:这种爱情的观点经常体现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这种关系中的情侣们不仅被身体所吸引,还被情感上的联结所吸引。
6.陪伴之爱——亲密+承诺:这种爱情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忠诚的友谊,常常体现在婚姻之中。彼时,肉体的吸引力(激情的主要来源)已经淡化。
7.愚昧的爱——激情+承诺:这是一种疾风骤雨的爱情,例如“闪婚”。这种爱情往往是很愚蠢的,因为一个承诺往往建立在激情的基础之上,却没有亲密参与。虽然激情的成分可以随时发展,但是亲密的成分却不能。所以,“闪婚”往往会“闪离”。
8. 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这才是真正完美无缺的爱情,但这种爱情也未必是难以发展或者维持的。
如何维持婚姻中长久的激情?
1.重视你的承诺:不承担责任的感情从来不会是成熟的感情。所有感情最终都会要求成熟,要求承担起责任。承诺是决定关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
2.理性地对待你们暂时的激情:长期的关系中,激情或多或少会有淡化,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力保持婚姻关系中的神秘感,从而将激情与亲密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可以重温当年初遇的情景,或者初恋时的细节。
3.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婚姻生活中,我们需要给彼此创设一个坦诚表达自己感情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卸下坚硬的外壳,说出内心的柔软与真情,获得彼此的理解。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表露”。最初的激情来自我们的幻想,来自完美相对。后来的激情来自我们的真实,来自脆弱相对。而只有真实的脆弱相对,才能真正产生真正持久的亲密。
4.创造属于你们之间的“独家记忆”:在一段关系最初的兴奋感逐渐退却降温之后,夫妻之间可以通过一起从事一些活动,创造彼此间美好的回忆,从而摆脱亲密关系中的无聊感。
5.试着和你的伴侣保持交流模式的同步:在出问题的关系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沟通模式,一种是“需求/回避交流模式”,体现为当妻子想要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时,丈夫常常会想要回避,而这就让妻子常常不知所措;另一种则是“消极情感互通”,夫妻之间针锋相对地宣泄负面的情绪,特别是以非言语的形式。其实,这两种交流模式本身并无大碍,只是,当双方处理冲突的方式相似时,关系才能更加健康。
婚姻的进展过程中,虽然激情之爱会有所减少,但放轻松,你们的激情只是换了一个形式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