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开车送女儿到火车站,她要先回校,完成作业和论文。然后开车回酒店,车停酒店,坐公交进城。因为爱丁堡是苏格兰古城,老城区局部区域禁行和禁停车辆。
坐公交到圣十字架宫附近,外游圣十字架宫,沿着皇家英里大道走到高街High Street,这是爱丁堡边缘艺术节表演的集中区。漫步街头,各类奇形怪状的表演,令人目不睱接。看男子表演脱锁链、女子呼啦圈,还进教堂看一牧师在布道。然后走到爱丁堡城堡,买票进入,观看大小堡垒,还有那被视为苏格兰三宝的皇冠、权杖和宝剑(又或命运之石)。
出了城堡,迈向王子街,看看王子街花园,街头同样是各种表演。
最后,到卡尔顿山,看国家纪念碑和海景,还有日落。小山上风很大,很冷,没等到日落就回酒店了。
圣十字架宫(荷里路德宫)
Palaceof Holyroodhouse。1498年詹姆斯五世所建,原为荷里路德修道院(Holy Rood Abbey),后来成为苏格兰王室的宫殿,目前仍是英国女王来到苏格兰的住所。像白金汉宫等王宫一样,每当女王住在这里的时候,宫中就会升起王室旗帜。宫殿左手边是面积广袤的圣十字架公园。圣十字架宫与爱丁堡城堡是爱丁堡建城的两个中心点,以皇家英里(Royal Mile)大道连接。
这座宫殿最出名的地方是其作为苏格兰玛丽女王(Queen Mary)的居所,在她执政的动荡王朝中有许多戏剧性的场景都在这里轮番上演。
圣十字架宫是王室血腥历史的见证。历史上有名的苏格兰玛丽女王——号称当时最美丽的女人就曾住在城堡塔楼中。玛丽15岁嫁给法国王室,19岁丈夫去世又回到苏格兰,在民众拥戴中登上王位。玛丽女王号称当时最美丽的女人,三度结婚后不久在叛变中失掉王位,逃往英格兰,最后因图谋英格兰王位被处死。
玛丽女王在圣十字架宫先后举行了两次大婚,亲眼目睹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达恩利(Lord Darnley)在宫内的一个小型晚宴上刺杀了她的私人秘书大卫里齐奥(David Rizzio,被刺56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圣十字架宫会经常传出闹鬼的传闻了。宫殿附近是广袤的荷里路德公园(Holyrood Park),很适合散步。
皇家英里大道
皇家英里大道是爱丁堡老城的中心大道,这条大街始于爱丁堡城堡,终于圣十字架宫,两旁小巷交错,构成了旧城的骨架。
皇家英里大道分为四段。城堡前的一小段坡路称为城堡山(Castlehill),苏格兰威士忌文化遗产中心就在这里。接下来的一小段称为劳恩市场(Lawnmarket)。过了乔治四世桥街的交叉路口开始称为高街(High Street),圣贾尔斯教堂就在高街边。像英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高街是爱丁堡的市中心,是商业最繁华的地带。最后,经过圣玛丽街路口后的一段叫做修士门(Canongate),行人逐渐稀疏,周围多是中世纪的建筑,路的尽头就是圣十字架宫了。
爱丁堡城堡(EdinburghCastle)
因为位于死火山花岗岩顶上,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逝于此地,爱丁堡城堡自此成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Palace of Holyroodhouse)落成,取代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过爱丁堡城堡依然是苏格兰的重要象征。
城堡从公元12世纪到16世纪一直是苏格兰皇家城堡,见证了苏格兰的多次战争。城堡的大多数建筑在16世纪的长期围城(Lang Siege)事件中被毁,但也有少数建筑挺过这次围城,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建造于12世纪早期的圣玛格丽特礼拜堂。城堡内宫殿(Palace)有不少苏格兰宝物,如1540年设计的苏格兰王冠,与其他的皇杖、剑等文物置于皇冠室中。
城堡如今对公众开放,其内的一些建筑也允许游客参观。它是苏格兰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能迎接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超过120万名游客。城堡内有军事博物馆,内陈列有各类实物,并记述有苏格兰、英国及欧洲的军事历史。
爱丁堡城堡是爱丁堡的重要象征。爱丁堡市的纹章上就有爱丁堡城堡的图像。每年一度的爱丁堡军操表演也在爱丁堡城堡前举行。
王子大街和王子大街花园
爱丁堡最繁华的街道,店铺林立。王子大街把爱丁堡分为新旧二城,北面分为新城,南面为旧城。新,旧两城之间有一座长条山丘,天然壁垒分明。王子大街素有“全球景色最佳的马路”之称。全长不过一里,许多华丽摩登的商店汇聚在此条马路旁。南侧则是一片青翠的绿地,东端尽头是王子街花园。
古堡下的王子大街花园风景如画,里面屹立着苏格兰著名文学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在花园的另一块绿地上,伫立着蜚声世界的苏格兰钟,其主要结构设于地下。此钟建于1803年,分针长2.4米,时针1.5米,钟面直径3.5米,花钟图案由2.4万朵各种鲜花组成,每1分钟就有一枝杜鹃花跳出来。据称,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独特的一座花钟。
每到文艺节期间,王子街花园群花怒放,甚为艳丽,王子街公园内不时有穿上传统苏格兰裙的艺人演奏风笛。苏格兰美术馆也设在花园外。花园北面是爱丁堡繁华的商业街。新城北部有皇家植物园,占地30公顷,园内杜鹃花品种之多,数量之多,号称天下第一。
晴天的时候,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人都喜欢在花园宽阔的草坪或是长椅上晒太阳放松享受。
卡尔顿山
沿着王子街向东走到尽头,就来到郁郁葱葱的卡尔顿山。站在山顶西望,爱丁堡城堡巍然矗立,守护着宁静的小城,景色非常美丽。而向东眺望,则可以看到蔚蓝的大西洋和福思湾上的点点白帆。风和日丽的时候,总能看到当地人成群结队地来到卡尔顿山,在草坪上野餐、晒太阳。
卡尔顿山上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国家纪念碑,建于1822年,纪念拿破仑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但纪念碑并未完成,仅有一排巨大的立柱支撑着横梁。据说是因为预算透支而中断了工程。另一座是纳尔逊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海军上将纳尔逊而建。每天下午1点爱丁堡城堡鸣炮时,纳尔逊纪念碑塔尖的小圆球就会降下。卡尔顿山上还有一座醒目的圆顶建筑,是爱丁堡市立天文台。
爱丁堡艺术节
每年8月,爱丁堡就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一年一度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这里举办。在此期间,观光游客人数达到顶峰;旅店的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酒吧得以合法延长营业时间,而新开张的酒吧也特别多。全爱丁堡的人都因此而忙碌、疯狂。
由来:
二次大战期间,欧陆艺术家面临空前浩劫,英国格莱德堡歌剧(Glyndebourne Opera)经理Rudolf Bing与许多当时英国艺术界知名人士群聚伦敦,谈到艺术家在战争期间所面临的困境,兴起在英国本土找一个未受战争破坏的地方举办艺术节的念头,冀望重新为欧洲艺术家找到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舞台,甚至创造一个可与奥地利萨尔斯堡与德国白莱特音乐季相比美的节庆。经3年筹划,终于在1947年举办了第一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然而当时其它小型表演团体,却在来到这城市之后被拒于表演大堂之外。于是有8家剧院愤而另组一个艺术节,即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50年来,该组织相当争气地由一个被视为锦上添花的角色,跃身节庆要角。
两大节庆之外,1950年起,军乐游行加入。往后,又有国际电影节、爵士与蓝调音乐节、书展等,而国际艺术节也由原来强调主题音乐性,走向融和戏剧、舞蹈与平面艺术的多元综合艺术节。
艺术节开始前一天晚上,在爱丁堡城堡门前的广场上会举行著名的Military Tattoo表演。你可以观赏到各个国家军乐团的不同演奏风格。中国的军乐团曾参加了2004年的表演,获得了广泛好评。这个表演的票价大约20英镑,需要提前一年订票。而艺术节第一天在王子街上的游行当属艺术节最盛大的节目之一。军乐队的宏大气势,苏格兰风笛的独特旋律,世界各国乐队和舞蹈队的助兴,再加上民族服装或超前的奇装异服,构成一个色彩纷呈的狂欢场面。
艺术节常常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艺团体在此举行精彩的演出。此时到访爱丁堡的游客正从紧锣密鼓的艺术节节目中选择最爱。国际艺术节、军乐队分列式、爵士艺术节、国际电影节、书展等琳琅满目的节目令游客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走在爱丁堡著名的Royal Mile上,映入眼帘的到处是汹涌的人潮和怪异的装扮,三步一小唱、五步一大舞的人流,或打鼓、或耍宝、或演戏、或高歌,到处是演出。演员、舞者、导演、音乐家、街头艺人和观光游客全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