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2-06-01 09:06:45
30161
阅读
4
回复
千年文明史,辉煌更灿烂
                合肥市退休教师解光翔
第一章          远古传说
         一  盘古开天辟地
远古时期有相传,      整个宇宙如鸡蛋;
孕育伟人叫盘古,      四面都是漆黑一片;
盘古沉睡中醒来,      已过一万八千年;
他觉沉闷一发怒,      抓起身边金斧用力砍;
“轰隆”一声蛋裂开,  其中轻清东西上飘成了天;
重浊东西下成地,      这样天地分开各一边;
盘古防止天地合,      脚踏地来头顶天;
每日地增一丈厚,      上升一丈就是天;
盘古身体也长一丈,     成为巨人立于天地间;
又过一万八千年,       天地相隔有九万。
顶天立地大盘古,       精疲力尽倒地面;
死后身体发奇变,       头手足变成四岳高山;
双目变成太阳和月亮,   血液变成江河湖泊连成片;
肌肤变沃土,           汗毛变成树木花草一片;
牙齿,骨骼变成宝藏,   汗水变成雨水洒人间;
呼变风,声变雷,       瞳光则变成闪电;
宇宙初步来形成,       世界诞生在数万年前。
      二     女娲造人,补天
盘古开辟地和天,          大地渺茫无人烟;
出现天神叫女娲,          蹬在水边捏泥玩;
捏成人型吹口气,          小人活蹦乱跳在地面;
女娲捏了许多人,          分别吹入阴阳二种气团;
他们分别分成男女各一半,   相互结合繁衍后代至今天;
后来共工与颛顼来争位,      打架撞到天柱塌了天;
大地极废九州裂,            洪水泛滥大火蔓延;
人民流离失所遇困难,        女娲决定来补天;
她用3500块五色石,         补好天洞星光闪;
砍下神鳌四根足,            竖立支撑整个天;
短小之足撑在东,            水往东流就是这个源;
神话传奇别当真,            对母性的崇拜在古代传。
      三      燧人氏钻木取火
上古代人们没有学会取火,      只能生吃食物才保不饿;
生吃食物容易生病,            生病至死的人越来越多;
一次山林突起大火,            火后野兽尸体被烧熟透;
人们吃着熟肉感觉好香,        想办法取火是人们的企图;
山林傍有一棵燧木树,          一天大鸟啄树冒出了火;
部落首领深受启发,          便捡一根树枝来钻洞摸摸;
不一会儿树枝冒了烟,        他反复实验终于取出火;
从此人们可以取火用火,      随时吃到熟食心有多舒服;
用火可以取暖,烧制陶器,    也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聪明部落首领受人敬仰,      被称为燧人氏传于后;
钻木取火虽是传说,          反应人类与大自然智慧搏斗。
            四   神农氏尝百草
远古时代人们不知道,         何为食物,何为药草;
有人误吃有毒花草而死去,     有病也不懂用药医治;
有一个部落首领叫神农氏,    决心尝遍花草寻药医治;
白天上山采摘品尝,           晚上花草分类放好;
哪些是甜,哪些是苦,         哪些能食用,哪些是药草;
一次他中毒不能说话,         打手势让随同找来灵芝草;
他服下马上解毒,             有毒植物叫大家一定记牢;
神农氏历经千难万险,         四十九天把花草尝好。
最后他尝出麦稻栗高粱,       带回种植解决百姓温饱;
他尝出三百多种草药,        写成《神农本草经》这个宝。
中医起源就这在此,          他为中医立下悍马功劳。
                 五    黄帝战蚩尤
大约四千多年前,            中原有许多氏簇,部落出现;
其中黄帝,炎帝较大,        他们都是中华民簇的祖先;
各部落之间相互侵犯,        百姓遭受痛苦内心寒;
黄帝炎帝也相互争雄,        他们之间也经历三次大战;
炎帝战败前来归顺,          炎黄子孙就是这个原;
此时黄河下游有九黎部,      首领蚩尤十分好战;
经常侵犯别的部落,          战火烧到炎黄部落边;
黄帝与他在逐鹿,            展开了一场大恶战;
为了对付蚩尤之敌,          黄帝创造兵器一打串;
黄帝发明牛皮鼓,            大鼓蚩尤士兵吓破胆;
蚩尤打败被活抓,            九黎部版图被黄帝占。
后来黄帝四处征战,          征服其他部落天下安;
从此中原百姓开垦种地,      太平日子人人欢。
           六   仓颉造字
远古时代无文字,                   采用结绳帮记忆;
相传到了黄帝时,                   史官仓颉发明文字;
仓颉天生很聪明,                   黄帝让他记录事务来管理;
仓颉用不同颜色绳子来打结,         打圈,挂贝壳来记事;
后来事务越来越多,                 决心寻找好的方法来代替;
一天仓颉路过三岔路,               遇见几个猎人在争议;
一个说向东能找羚羊,               一个说要打老虎就要向西;
另个说向北能追鹿群,               仓颉一问知道怎么一回事;
是看野兽脚印才认定,               仓颉灵机一动有主意;
既然脚印代表其野兽,               那么符号一定能帮助记事;
他高高兴兴跑回家,                 开始创造符号来帮记事;
太阳圆圆造“日”字,               仿照月牙造“月”字;
按人侧影“人”字出,               就这样造出许许多多汉字;
文字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古代人探索精神传万世。         
 
                 七  尧舜禅让
 
黄帝死后孙子颛顼做了王,     颛顼死儿子帝喾位来坐上;
帝喾死位传儿子挚,           挚不修善政被罢免不当王;
唐尧被推选部落首领,         他治理国家能力很强;
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       吃糙米饭,喝野菜汤;
身上穿着麻布袄,            完善政治建立国家制度强;
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章;
尧时代经常洪水犯难,           危害天下,民不安康;
尧非常关切征询四岳意见,       命鲧去治理水不让百姓遭殃;
尧令羲氏、和氏制定历法,        要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
然后颁布天下,                  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有章;
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         每三年置一闰月一趟;
用闰月调整法和四季关系,        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错慌;
古人将帝尧时代视为好时代,      为农耕飞跃进步帮了大忙;
尧之功他唯恐埋没人才,           他常常深入穷乡僻壤;
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           求贤问道察访选用贤良;
他年老由谁来继承,                召集四方首领来商量;
大伙一致推荐舜,                 说他勤劳善良办事能力强;
尧决定前去考察,                 结果确实他来培养;
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让他把各种公职来担当;
经过锻炼舜更行,                 后把大权交给他来上场。
舜品德好能以身作则,           他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
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           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
尧舜时候,水患严重,           舜命禹去治水寄有希望;
禹用疏导把水引入大海,         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以上;
风里来雨里去,                 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人夸奖;
洪水终于止住,                 百姓过上了安宁生活安康;
禹在人民心中树立威信,          后被人们推荐为王;
任人唯贤真民主,                传为佳话尧舜禅让。
 
            八   大禹治水
尧舜时代有水患,            洪水经常淹没农田;
百姓深受其害无办法,        尧派鲧负责去办;
鲧只知道筑堤把洪水堵,      但使洪水更加泛滥;
治水九年无功劳,            舜接位把他罢免不干;
改派禹前去治水,            禹比老子更加能干;
禹吸取父亲治水教训,        未急下手把中原走个遍;
查清洪水走势情况后,        决定开渠排水定好案。
 疏通渠道和河道,           把洪水引到大海边。
禹与百姓同劳动,            不怕险阻和艰难。
曾三过家门 而不入,         十三年治水彻底根治水患;
禹治水有功百姓爱戴,        天下人都把他大禹喊;
舜年老物色接班人,          大家一致推荐禹能干。
大禹治水传为佳话,          为后人留下治水宝贵经验。
          第二章    夏朝
相传尧、舜、禹时代,      部落采用“禅让”方式来;
选贤与能推举联盟主,      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舜代;
舜老把王位禅让给禹,      禹老曾推举皋陶为继承传代;
以示对传统禅让制尊重,    然皋陶没有等及禅让就早死快;
禹又命夷伯益为继承人,   禹死后益按照部落传统安排;
为禹举行丧礼、守丧三年,   三年的丧礼后益没得到权来;
益继位后有些部族拥护启,  因为他是禹的儿子是禹的后代;
启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    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来;
后益率领东夷联盟讨伐启,  经过几年的斗争后确立下来;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这标志漫长的原始社会,     被私有制奴隶社会所替代;
启开始改用国名“夏”,      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
启能歌善舞曾上天取乐舞,    他是这方面的奇才;
古老乐舞《九辩》、《九歌》,   《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
夏启死后子太康继承后位,    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坏;
夏部族权威削弱,           东夷族有位首领羿进攻来;
羿在夏民拥护夺得了夏政,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来;
而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   但国事全由羿来治理安排;
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       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人一块;。
从此,羿独承王位,         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国事来;
他废弃武罗龙圉等忠臣,     重用不孝子弟寒浞来;
寒浞年少君主所逐,        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起来
得到重用寒浞势力强大,   后趁羿在外射猎机会将羿杀害;
霸其权、夺其妻,          生下豷、浇二子来;
寒浞把戈封给了儿子豷,    把过封给他另一个儿子浇来;
浇率兵灭掉亲夏的人,       杀了躲避的相是夏的后代;
相的妻子已怀下相的儿子,    她从墙洞逃走出来;
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为氏牧正派;
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   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来;
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   他将二女许配少康安排;
并把纶城交由少康管理,     少康以其为根据地组织夏派
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  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来;
亲自带领残部与少康会师,      联合一起将寒浞击败;
复立少康为夏后,            后少康灭浇把王位夺过来;
结束四十载无王时期,         后世称“少康中兴”时代;
少康之子杼承后位,         他了解东夷对夏室不满心态;
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     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来;
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兵甲,     他讨伐东部地区的东夷一带;
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    国家版图扩张到了东海;
杼在位是夏朝最昌盛时期,    夏人对杼格外尊重和爱戴;
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死后之子槐把位接下来;
槐在位时与东夷族和平共处,  其中九个部落向夏后纳贡来;
槐逝后其子芒继位,         芒逝后其子泄继位传代;
这期间东夷夏族逐渐同化,     期间开始向西方开发;
同时他对顺从部落封土封号,   这便是以后诸侯制的由来;
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        他多次率兵征讨西方一带;
不降死后其弟扃继承后位,     扃死其子廑继位传下来;
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         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快;
他改变祭祀祖宗的传统,        开始着重恭顺天帝来;
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        有部落开始对他产生不快;
孔甲死,其子皋继位,         皋死,其子发继位接代;
这期间与部落关系恶化,       氏族内部纠纷也激烈展开;
孔甲乱政后夏王朝,            统治日益衰敗;
发死后其子履癸(桀)继位,    桀在位与部落关系裂开;
桀征伐也惹怒有权威的部族,    有缗氏不服顺桀而被灭迹;
活动于山东省西南部姓商部,    正在夏乱期间兴旺了起来;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商部率领部落讨伐桀夏灭。
 
 
           第三章   商朝
商朝是第二个重要朝代,      经历了三个大阶段时代;
第一阶段是“先商”,         第二阶段是“早商”代;
第三阶段是“晚商”,         延续600年时间来;
是奴隶制鼎盛时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
也可以随意杀死,          奴隶主死后由奴隶殉葬埋;
商朝一直也称作殷商,         势力范围超过夏朝时代;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          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
天乙(汤)至帝辛(纣),      共三十一王十七世代;
商汲取夏代灭亡深刻教训,    废除夏桀压迫人民的暴政;
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      使国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
政治局面趋于稳定,           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
商汤死后子太丁早死,         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来;
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       中壬死后太甲继位传代;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          决定内部权力斗争不可调解;
为缓解矛盾,                商代曾五次迁都记载;
武丁死后太平盛世,          没能长久延续下来;
国内矛盾十分尖锐,          东南方侯起来反叛;
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    向东下征讨莱夷将兵派;
但是其连年的征战,          国力极大消耗快;
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       国内兵力空虚给周趁机来;
周起兵攻商,               商王仓促军抵御周兵快;
商军队毫无斗志,           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彻底败;
帝鹿台自焚而死,            商王朝就这样被周所取代。
  • 人赞过
查看更多
回复(4)
V11 发表于2022-02-21 14:55:49

好文
V15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2-03-30 19:22:22

这是现编出来的吗
贵宾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2-05-28 21:57:32

挺有意思的啊
V7 发表于2022-06-01 09:06:45
1#

这么长的文章,厉害了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表情
新用户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现更多

 

 19



瀵洜鏁ら崶鐐茬瑯閿涳拷

閸愭瑥銈芥禍鍡礉閸欐垵绔� Ctrl + Enter 韫囶偊鈧喐褰佹禍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