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男孩:你一定行
——家校沟通实例之四
(摘录自高中学生隐秘心理纪实《多少足迹烟雨中》,作者 杨再辉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1月第一版。)
杨老师:
我是一名报考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学美术的。您应该知道,学美术是很费时费脑的,而同时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学习负担也是不轻。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我觉得自己已受不了这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了。学习考试,我常安慰自己:报美术的成绩并不太重要,考好点与考差点都无所谓。美术方面,当我遇到困难或是长时间没了进步时,我又故意躲避它,躲避画画,借口便是:学习太差了,也是时候好好学习一下了。就这样,学习没了动力,画画又没了兴趣,常常有意无意地躲避着现实。而美术专业考试迫在眉睫,高考亦已不远,我感到已没有时间再让我这样磨下去了,所以我很想找您谈谈,听听您的看法,同时也希望能得到您的鼓励。
杨老师,不知您注意到没有,现在几乎已没有老师会对学生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以上的问题每天都困扰着我,希望老师您能尽早帮我解决。
高三×班 ×××
接到信,我安排了一次面谈,时间是1999年12月7日晚自修上的一节课,地点在学校心理辅导室。
面谈中,了解到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要排在倒数第七、八名了,他唯一的升学希望是考艺术。他对卡通画非常感兴趣,美术老师的评价是“很有发展前途”。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对美术的认识不足,总认为学美术是“不务正业”,存在“即使考个最烂的一般学校也比考艺术强”的想法;另外对自己的实力也估计不足。
交谈中,我肯定了他的天分和兴趣,鼓励他大胆走下去。并一起分析他目前学习上的优势和劣势,强调要用功与休闲相结合,追求学习效率。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大学的艺术系本科,到校不久,他买了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托同学给我带来。
后来的日子里,我脑海里经常浮现他那句话——
“杨老师,不知您注意到没有,现在几乎已没有老师会对学生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