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的蛋糕;两星的充值卡、电影票、书、文具;一星的盆花……
昨天中午,鄞州东城社区居委的会议室里,“幸福银行”的工作人员挨个将这些礼品摆放整齐。原来,这是东城社区“微公益幸福银行”的第一次爱心积分兑换日。“我们把一年里参加公益活动的登记在‘爱心存折’上,换成积分,到年底就用这些积分兑换社区提供的一些礼品。”
退休医生“坐堂”
博士生当修理工
60岁的任阿姨家住东城水岸小区,曾在鄞州疾控中心工作。
退休前任阿姨就热心社区的各项活动,如今退休,为社区服务的时间更多了。
作为成了社区里的健康管家。每个月第二个周三上午,任阿姨都会到社区健康管家工作室,义务为老人们测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你血糖有点高,要控制饮食了,比如吃了苹果,饭就减一些……”
任阿姨说,每次都有四五十人来咨询,笑言自己像“坐堂门诊”。
除了健康管家外,任阿姨还有另一个身份——97岁高龄冯老太的“女儿”。
原来,因为冯老太子女平日工作较忙,只能独自呆家里。社区社工在走访得知后,社区居委会号召大家与老人结对,义务照顾老人。就这样,老人多出了8位“女儿”。
这些女儿们,从周一到周五,轮流到冯老太家,为她测血压血糖、剪头发、洗脚洗澡,陪她说话聊天,照顾吃饭午睡……任阿姨排在每周五,她也成了老太的“健康顾问”。
36岁的何鹏家住荣安和院,从南京东南大学机电专业毕业,是一名博士,目前在宁波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事电器检测方面的工作。
在一次爱心活动中,他主动告诉社区自己擅长修电器,有需要可以和他讲,随时可以加入。
去年3月,社区举行学雷锋志愿活动,家电维修作为其中一个服务项目,何鹏受邀现场设摊。没想到“人气爆棚”,光登记就有五六十人。由于现场来不及维修,他干脆一批批拿回家“加班”,修完再送到社区。
荣安和院一位何阿姨的落地扇坏了,没想到电扇修好了,她却“不认识”了。原来,何鹏见风扇罩坏了,自己掏钱买新的换上。社区工作人员一问才知道,维修时遇到电熔、电板等零配件坏掉,他都是自己花钱买的。
存储的是爱心
兑换的是心意
记者了解到,东城社区有4个小区,8000多人。目前有志愿者651人。为了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社区以幸福加油站为阵地,创建了“微公益幸福银行”,存储爱心,传递幸福。从去年1月这个“微公益幸福银行”正式启动,如今已有651个“爱心账户”。
对于这些积分,社区也制定了标准,比如和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结对计5分;利用特长开展培训,每一期培训计50分;邻里互帮互助,受居民好评的,每次计10分;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根据情况每次计5~50分……
社区党支部的张书记告诉记者,平时志愿者的服务,会根据“积分细则”记录在“爱心存折”上。爱心存折”上200分以上,被评为三星级志愿者;100分至200分为二星级,100分以下系一星级。
为了回馈志愿者们,社区就准备了这些小礼品作为“利息”。
“我们希望以这种存储爱心,传递幸福的方式来肯定大伙的付出,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张主任说。
生日蛋糕、电影套餐、话费充值卡、书、文具、新春礼包、盆栽……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可兑换的奖品的标牌上都标着兑换“门槛”:一至三颗星不等。
大伙对照自己的星级,围在桌前挑选对应的礼物。比如100分可以兑换1盆花和一份新年大礼包,而没有用完的积分自动顺延的下个计算周期。
新闻链接
月湖街道也有“幸福银行”
记者了解到,在宁波不只是东城社区有“幸福银行”,去年7月海曙月湖街道也开了这么一家类似的“幸福银行”。
分享婆媳相处之道、隔代教育经验等,都能获取幸福金币。“幸福银行一本通”上是这样注明的,参加月湖街道幸福传递课程,存1块幸福金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存1块幸福金币;主动分享自身感悟、幸福故事,存2块幸福金币;自发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存2块幸福金币;关注并@海曙月湖(新浪微博)或是人文月湖(微信)分享幸福故事、感悟的,则可存2块幸福金币。
当幸福金币达到一定额度时,就可以在街道一年一度举办的幸福集市上,兑换由加盟志愿者团队或企业提供的免费体检、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或是手工艺品等。
据统计,月湖街道去年共激发2000余位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建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