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山山顶,真际寺遗址内除了三口古井外,还有一株五人合抱、树龄已达一千四百年、高达二十一米的银杏树,号称“杭州古树第一号”。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其主要作为五云山上之一的景点而被人们熟知,和五云山上其它知名古迹共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真际寺景点类型:山峰
真际寺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九溪路
五云山,是西湖群山中的第三座大山,海拔三百多米。据说因有五色云彩盘旋山顶,经时不散而得名。也有的说,山顶真际寺内有五口井(今只剩下三口),水井中看天上云彩倒影,形状各有不同,故名。
山腰有凉亭,留有楹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逼真写出了山景动情处。山顶有建于五代的真际寺遗迹。除了三口古井外,还有一株五人合抱、树龄已达一千四百年、高达二十一米的银杏树,号称“杭州古树第一号”。
真际寺的开山祖师是伏虎志逢禅师,师奉天台宗,道业坚固,宅心仁厚,曾说法于后来成为著名佛教丛林的理安禅寺,当时的吴越王对其极为敬重,赐予紫衣,谥号“普觉”,为一代名僧。后周显德丙辰年(956),他在此处结茅开山,静修说法,寺名静虑庵,又叫定慧庵。
相传那时五云山一带常有老虎出没,他经常携带一把大蒲扇,到山下人家化缘,所得钱财尽数用来买肉饲虎,并以自己的精诚感化猛虎。日久天长,猛虎终于被驯服,与其成为朋友,经常驮着他往返山中,“伏虎禅师”之名由此而得。
北宋乾德间,寺改名为“真际院”。明朝初年寺毁,正德十二年,僧人法坚重建。当时的寺宇共三进:头进天王殿,供弥勒佛;中间大殿,供奉西方三圣;后进祀华光菩萨,旁列十八路财神像,这些财神多为民间传说中的道教神祇。至此,真际寺便形成了亦释亦道的独特格局,其中犹以财神信仰为主。清代真际寺建筑尚保存完好,现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