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难度变化为:七上变得相对简单(给人一种“虚无”之感),七下难度略微降低,八上难度骤升,八下略有提升,原来九上的难点被分摊到九上和九下,物理学习的进度推后,化学的学习则提前了。
我们一点点分析看来。
七上
从教材的内容编排角度来看,第一、二章与老版相比变化不大,几乎相差无几。然而,第三、四章主要聚焦地理部分,将七上、七下的地理章节内容浓缩于这两章之中,同时还夹杂了原本七下第三章的机械运动内容,却砍掉了密度、比热、物态变化等内容。密度这一块向来是很多新七年级同学的痛点所在,原因就在于对密度这种复合物理量的理解存在难度,以及单位换算要求和科学计数法运用不够熟练。如今把这部分内容砍掉了,确实在难度上有所下降。
整体而言,教材在承上启下方面做得不够好,摊子铺得太大却又浅尝辄止。那就且看第一年学生上课后的反馈情况如何吧。
七下
在七下的教材中,原本的力学和光学等物理内容被替换成了质量、密度和物态变化;同时增加了原子结构、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等微观结构的化学内容(要知道,这块内容原本可是旧版八下化学开篇的内容呢),并且还把八下第四章土壤与前面的地球进行了亲密拼接。
整体来看,分析思维的要求大大降低,有的同学或许只需做好思维导图,记记背背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学期的化学和物理部分是后面八上和八下物化内容的基础铺垫,如果没学好,将会深刻影响后续的学习过程,所以还是得认真对待。整体而言,七年级新版教材的总体难度确实低于老版教材的难度。这话没错,然而其中潜藏的危机可不少。
八上
此前华师大版科学的八上安排了三章力学内容(第一章:运动和力,第二章:压力和压强,第三章:浮力),那时学生们纷纷抱怨难度很大。现在再来看看新浙教版八上,竟然直接将力学、光学、电学、溶液四大板块集中在一个学期,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八上绝对是普通学生和优等生的分水岭,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新版数学的函数思想不能及时跟进,那么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超级费力。这也是老师们现在鼓励新初一同学提前学习后面知识的主要原因。
八下

在八下的教材中,化学和电磁学的变化不大,只是把旧版八上的大气压内容后移到了八下,同时把旧版九上的生物(代谢与平衡)内容移到了这里的第四章人体的系统。相比八上,八下稍微简单一些。如果在八上能够顺利度过的同学,八下的学习难度应该不会太大。不过,化学可没那么容易学好。知识点比较琐碎,实验现象又无法实质性地展示出来,很多同学在化学实验探究方面做得一塌糊涂。另外,八下工程技术部分的“自动控制系统”内容,从目前来看是最容易出题的工程技术板块,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
九上

在旧版教材中,九年级难度较大的化学和物理内容都安排在九上前三章学完,这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有时间去消化和巩固复习,这是旧版编排比较好的地方。然而在新教材中,把金属化学性质、物质的转化、简单机械等这些“硬骨头”又放到了九下。这些内容逻辑性和灵活性比较大,需要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估计到时候,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九上九下两本书一起教,重新打散组合进行教学。否则,等到最后一个学期才学习简单机械,学生们估计得抓狂了。
九下
承接对九上的分析。按照九下的教材目录来看,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度进行教学,那么一轮复习将会延后三四个月(原本在寒假左右开始)。在上完新课后,可能就只剩下两个月就要中考了,而在这两个月中还有各种模拟考试,时间会非常紧张仓促。所以,九下的重难点知识必须在前面提前上完。
总结:
1.在七年级学有余力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提前学习一些八上的物理内容;
2.到了八上,就要提前拓展难度,不能等到最后才开始行动;
3.九上和九下的重难点知识要一起提前上完,以便留出时间进行复习;
4.重视跨学科的学习,对于交叉型的题目和思路,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