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2-12-30 16:13:46
31599
阅读
94
回复
7
收藏
微信扫一扫添加助手号为好友
进入杭州家长群聊
微信:edu5_19lou
双减政策意见落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在民间,引起极大的反响

现在就谈谈家长方各种分类反应

A类坚定型:坚定自己和孩子的教育目标,可谓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部分群体的组成有以下画像
a)      公务员,医生,教师等事业单位任职,对读书改变阶级层级的理念根深蒂固,这个群体知道任由外界世界怎么变化,好的教育对于个人和一个国家重要性,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作为敲门砖那是不可能获得好的地位和工种,就如同他们所在岗位已经成为高学历的聚集地。
b)      国有企业的职工,无论职位高低,他们深深懂得,大学生进入国有企业没有985根本都是免谈,否则就不会有河南中烟集团招车间卷烟一线工人清华北大哈工大一抓一大把,电力系统爬在电线杆上的说不定就是名牌大学的硕士。
c)      各种上市和私营企业大厂的管理人员,虽然996苦逼劳作,这部分群体收入不错,他们能够有这样的收入和地位和以前受到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看惯了本公司HR对招聘人员的发指要求,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不遗余力。
d)      有钱无力的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和其他人员原本用钱砸出国留学曲线救娃,当海归文凭大打折扣以及海外环境的逐渐恶劣,转战国内教育市场。
 
以上这几种画像人群都是自身得到教育红利的那部分群体,这些群体有世袭的土著,也有从县城和小镇做题家不断努力逆袭跳龙门到现在的地位,所以打心眼的想要维持其家族阶级层面的稳固,坚定的高标准教育目标和信念也就自然而然刻在骨子里。
 
B类摇摆型: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在自己思想和经济都不是很坚挺的情况下,看着事态变化再跟进,无奈的摇摆,这边赞扬国家政策好,那边伸长脖子打听如何能够经济实惠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学业能够得到进步,这部分群体最焦虑,最迷茫。
 
C类:叫好双减政策,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少年生活,灿烂的成长,开心的学习,孩子有内驱力天赋获得好的结果,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孩子就顺其自然。其实也没有什么,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有,不一定需要高等学府高等教育,在他们理念中远的如骑三轮车的宗庆后,还有现在的薇娅,李佳琦,辛巴等都可以成功。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每个家庭在教育的想法都会有改变,只是人群不同,想法不同。
 
家长们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思路,给自己孩子合适的教育路线



温馨提示:关注升学去哪微信公众号(jy19lou), 输入框回复【小升初】,查看2021年小升初常见问题及解答。或点击下方菜单栏“杭州升学”→“小升初”,查看招生政策、各城区初中对口小学、学校简章等信息
  • 人赞过
查看更多
回复(94)
V14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09:54:30

鸡娃的鸡娃,放羊的放羊,各取所需。非要说双减有什么影响,那就是要获得校外培训的途径(不好找)和门槛(更多钱)更高了
V9
发表于2021-07-26 10:05

国家要大家在校内就获得足够教育,应付简单中考真的没必要再校外强化训练了。其实就是想读书的以后进高中很容易,而且高中资源趋向均衡,不想读书平时玩玩游戏看看小说综艺的就去职高好了
V9
发表于2021-07-26 10:08

小学初中学有余力的完全可以个性化发展,信奥等竞赛,艺术,体育等等,不需要操心小升初,初升高,因为中等水平努力点中考都能考570-580,完全可以去一所不错的高中
V14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0:13

回复@50905334 也许你是对的,但是你不一定能够说服一部分高要求高目标的人群,他们目标是高考去更好的大学,中考只是他们路上的一个台阶而已。
V9
发表于2021-07-26 10:19

回复@三郎牧师 这个自然,所以针对性的学习完全可以自由安排一对一啊。学霸的家长应该庆幸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准备竞赛科目了
V15
发表于2021-07-26 10:20

回复@三郎牧师 正常情况,其实高考也只是一个台阶,路程漫长,一定让娃有耐心,虽然我们是尾部普生,但也不能放弃
查看更多2条评论
V17 发表于2021-07-26 10:18:52

应该恢复工农兵大学生制度,孩子凭书记的推荐信去上大学。
V15
发表于2021-07-26 10:23

这里面水可深了~
V12
发表于2021-07-26 10:57

书记是你家亲戚啊?
已注销
发表于2021-07-26 18:52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V8 发表于2021-07-26 11:09:00

只分两种,有能力鸡娃的和没能力鸡娃的,要是觉得鸡娃只是上个培训班,那真的太太太肤浅了
V15 发表于2021-07-26 11:15:18
1#

上培训班是为了省心省力,远远谈不上鸡
已注销
发表于2021-07-26 18:53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V10
发表于2021-07-26 22:14

培优是鸡,补差不算鸡。
V14
发表于2021-07-26 23:50

普通的培训班一点都不鸡,鸡娃的家长经常是同一门学科好几个班。
已注销
发表于2021-07-27 05:23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V14
发表于2021-07-27 06:59

打算走竞赛的这样,xes星队和创A的孩子大多两个以上,有个暑假七个数学班的孩子,今年初一和高中一起比,浙江联赛初赛一等奖,当然我等普娃听着就好。
查看更多6条评论
V8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1:50:50
2#

作为Aa家长代表,这次“双减意见”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的!理由毋须赘述,因为它切实有效的减轻了孩子和家庭的负担,而且相对公平!全凭孩子内驱力、自学力、学习效率、学习习惯,家庭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监督、约束等等。
但是,作为保守派,我再次呼吁:鉴于今后中小学生的竞争环境趋于公平,分配生比例不可再加大了!而且文理科难度应该均衡、一致,把录取的决定权还给学生、还给分数。
禁止访问
发表于2021-07-26 15:27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V9
发表于2021-07-26 15:42

文科这两年已经很简单了,动不动都是110分左右的
V8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6:06

回复@50905334 并没有表示语文难啊,而是数学太简单、科学次之,你来我们学校看一下数学分班考的成绩,就能明白我的话不是哗众取宠了。
当数学出现4000多个满分,影响这些学生最终排位就主要是语文成绩了……语文再简单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满分的。
V8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6:07

谢谢!
V9
发表于2021-07-26 16:13

回复@33320747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大势所趋,所以没关系头部五六千学生都能去不错的高中。三年以后二军绝对不会一枝独秀了
查看更多10条评论
V14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3:47:34
3#

国家不允许行业民营的垄断存在,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新东方,蚂蚁金服,滴滴,美团,阿里,拼多多,腾讯被约谈、调查、罚款.....等等,特别是美国上市的带有国人大量互联网数据的。
这样教育民转公的趋势也就不难理解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就必须是公不能被私左右。
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写过一本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俞老师自信点请将“曾”去掉。
以后各个领域的反垄断手段ing中,互联网的平台也许日子会....
V10
发表于2021-07-26 14:51

有战略眼观的说法。
V15
勋章
发表于2021-07-26 15:08

按照李嘉诚的套路,别人恐惧我满仓,会不会选择现在下手教育机构,就像当初1刀买1500个比特币?
V9
发表于2021-07-26 15:42

当初谁想出来的让民办先招的,简直难以想象
V10
发表于2021-07-26 22:19

回复@50905334 早期,民办没扶持政策就难发展起来。
V9
发表于2021-07-26 22:45

回复@看热闹的路人 当初不应该给民办这么倾斜的政策,然后现在再来纠偏
查看更多2条评论
V14 发表于2021-07-26 23:37:07
5#

人的目标是会改变的,娃二年级前没有任何兴趣班,每个月都带出门旅游,那时目标就是班级前十稳住,争取以后考个萧中,大概率能保证一本了,等二年级看看周边都在报班,也给他报了书法语文数学,三年级稳在了班级前三,语数经常是最高分,想法立刻变了,完全可以考虑浙大了,那把编程和科学也报了吧
禁止访问
发表于2021-07-26 23:42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禁止访问
发表于2021-07-26 23:58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V14
发表于2021-07-27 00:10

前二基本靠走竞赛太累了,我自己都不愿意的事干嘛要求娃,我高三的时候也天天看小说,最后考了个老牌重点大学(现在也是211双一流了),我爸妈就常说但凡我当初努力点,没准……但凡我努力点没准我就抑郁了我只希望他不要考的比我差。
V14
发表于2021-07-27 00:11

我们毛笔已经学了两年了,去年参加“华夏万卷杯”硬笔书法比赛拿了金奖。
禁止访问
发表于2021-07-27 09:31

该用户的发言被禁止!

查看更多2条评论
V16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7-29 07:50:02
6#

我是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V10 发表于2021-07-29 08:01:25
7#

鸡娃的成本更高了而已,有钱人不在乎的。放羊的早放羊了。没钱还想鸡娃的更难受了。成功是要拼爹的,穷者恒穷。
V10 发表于2021-07-29 08:02:24
8#

很多人只是看了一眼这条政策,就在那里叫好,都没有仔细的思索一下。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有鸡爸鸡妈的站位,有孩子已经上大学或毕业出坑的站位,有上不起培训班的站位,各人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盲人摸象。再深入思考一下吧,别盲从。
V14
发表于2021-07-29 08:19

正常的。每一条政策出台,普通老百姓不都是从自己角度站位去理解的吗?只有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才是站在最高点,最终是为了国家和大部分群体的利益。这次出台的“双减”政策已经体现出国家的强烈意愿,在这样的政策实施下,怎样让自家娃能脱颖而出才是家长们需要深入思考的。
V15
发表于2021-07-29 14:53

政策这种总是从大部分人的利益出发,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不赞成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鸡娃,一来是这个阶段长身体很重要,学业上实在没必要弄到晚上九十点,更没必要超前学,;二来这个年纪,求知欲特别强,完全可以散发性的去吸取各方面的知识。现在在教培业的推波助澜下,刷题已经提前到了幼儿园;
V11 发表于2021-07-29 08:04:39
9#

我看到楼主的名字,就基本知道帖子内容了
V10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7-29 08:55:25
10#

真不错
V12 发表于2021-07-29 09:26:38
11#

V7 发表于2021-07-29 09:30:23
12#

各取所需最好,那些盲目叫好的家长,有你哭的时候。[/可怜]
V15
发表于2021-07-29 14:56

他们可能真的很能干 ,娃儿也很强,而且很有空,这点我羡慕不来的
V10 发表于2021-07-29 09:35:15
13#

教育难啊
V15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7-29 10:15:55
14#

该鸡还得鸡
V15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7-29 14:30:55
15#

不上培训班,难道自己来
V14 发表于2021-07-29 15:29:52
16#

李佳琦我记得南昌大学,211的吧
V12 发表于2021-07-30 10:01:52
18#

V15
勋章
发表于2021-07-30 12:58:13
19#

至少对问题有一定缓解
V12 发表于2021-07-30 14:02:58
20#

双减?打击了一堆培训机构,我就好奇的问问,那杭州市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内的文化培训课也一样被取消吗?是否一视同仁呢?少年宫开的文学(写作文)、思综(语文、数学)、英语等等一系列的课程是否一样会被停呢?
V11
发表于2021-07-30 16:21

官方的,应该也要被停的吧,否则大家肯定去举报反映的。
V15
勋章
发表于2021-07-30 21:19:28
21#

不变应万变
V15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7-31 20:58:38
22#

赞成
V8
勋章 勋章
发表于2021-08-03 07:47:16
23#

首先声明我不是任何培训机构的枪手,我只是作为一名普通孩子的家长只想聊聊:
一,教育减负减了谁的负?学校的?孩子的?还是家长的?中考简单一点,没问题,高考呢?中考高考以分数为指挥棒的核心不变,减负不会任何改变!校内课程减负,抛给家长了?以为家长都是家里有矿全职在家,能力超群的能自鸡的?
二,我们的教育就是提倡什么就要考试什么。学科减负,OK!那就把体育美术音乐编程加进来,加进来干什么?考试呗!从语数外科四门,变成了八门,牛逼不?焦虑不?
三,双减演变成富人阶层独舞的游戏,工薪阶层的15对1,变成1对1,没钱就彻底躺平吧,最好烧个香,期望孩子是牛蛙不用培训上双一流。
四,双减一出,叫好声响起,有三种人叫的最欢,1,权贵富翁阶层,这类人从来不考虑后代教育问题,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普通人家孩子躺平,他们才好安心接班共产主义事业。2,孩子资质不行也没补过课,家长也懒得不行,幻想靠学校靠天分孩子就能追上其它家庭能上清华北大。3脑子进水的人云亦云的,傻了吧唧瞎起哄的,没孩子的。
五,校外培训机构背了教育最大的锅!本该学校完成的课程甩给校外机构来做,现在又甩锅?我们小时候学校早上有两节早自习,晚上有两节晚自习,老师单独去家里无偿补课,老师恨不得把命搭上教学,当时别说没有校外培训机构,即使有,也没人上,为啥?校内老师全包了啊。现在呢?呵呵。甩给家长,甩给机构了吧。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表情
新用户注册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现更多

 

 19



瀵洜鏁ら崶鐐茬瑯閿涳拷

閸愭瑥銈芥禍鍡礉閸欐垵绔� Ctrl + Enter 韫囶偊鈧喐褰佹禍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