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意见落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在民间,引起极大的反响
现在就谈谈家长方各种分类反应
A类坚定型:坚定自己和孩子的教育目标,可谓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部分群体的组成有以下画像
a) 公务员,医生,教师等事业单位任职,对读书改变阶级层级的理念根深蒂固,这个群体知道任由外界世界怎么变化,好的教育对于个人和一个国家重要性,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作为敲门砖那是不可能获得好的地位和工种,就如同他们所在岗位已经成为高学历的聚集地。
b) 国有企业的职工,无论职位高低,他们深深懂得,大学生进入国有企业没有985根本都是免谈,否则就不会有河南中烟集团招车间卷烟一线工人清华北大哈工大一抓一大把,电力系统爬在电线杆上的说不定就是名牌大学的硕士。
c) 各种上市和私营企业大厂的管理人员,虽然996苦逼劳作,这部分群体收入不错,他们能够有这样的收入和地位和以前受到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看惯了本公司HR对招聘人员的发指要求,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不遗余力。
d) 有钱无力的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和其他人员原本用钱砸出国留学曲线救娃,当海归文凭大打折扣以及海外环境的逐渐恶劣,转战国内教育市场。
以上这几种画像人群都是自身得到教育红利的那部分群体,这些群体有世袭的土著,也有从县城和小镇做题家不断努力逆袭跳龙门到现在的地位,所以打心眼的想要维持其家族阶级层面的稳固,坚定的高标准教育目标和信念也就自然而然刻在骨子里。
B类摇摆型: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在自己思想和经济都不是很坚挺的情况下,看着事态变化再跟进,无奈的摇摆,这边赞扬国家政策好,那边伸长脖子打听如何能够经济实惠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学业能够得到进步,这部分群体最焦虑,最迷茫。
C类:叫好双减政策,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少年生活,灿烂的成长,开心的学习,孩子有内驱力天赋获得好的结果,如果是其他类型的孩子就顺其自然。其实也没有什么,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有,不一定需要高等学府高等教育,在他们理念中远的如骑三轮车的宗庆后,还有现在的薇娅,李佳琦,辛巴等都可以成功。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每个家庭在教育的想法都会有改变,只是人群不同,想法不同。
家长们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思路,给自己孩子合适的教育路线。
温馨提示:关注升学去哪微信公众号(jy19lou), 输入框回复【小升初】,查看2021年小升初常见问题及解答。或点击下方菜单栏“杭州升学”→“小升初”,查看招生政策、各城区初中对口小学、学校简章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