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句《道德经》1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树干大到要几人合抱的大树,也是从小树苗开始长成。九层高台也是从一砖一瓦积累而成。要完成千里之行的重大功业,也是要从眼前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实行。(做人要实实在在...
一日一句《道德经》129:“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所以大国若能谦虚处下善待小国,则能赢得小国的好感,各小国就喜欢靠近。小国若能谦虚处下尊敬大国,必能获得信任、友善对待。 大国谦虚处下,就能让四面八方来加...
一日一句《道德经》7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现象界一切万物是怎么来的呢? 道(宇宙本体•空无)蕴藏无穷的巨大能量,从空无里面会迅速冒出微细的粒子,不管多么微细的粒子,都是阴阳粒子同时出现(科学界最新...
一日一句《道德经》1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理国家要讲究正派、正法;用兵则讲究出奇制胜。若要摄化天下,只要明白“天下本无事的道理,顺天之道而为才能得天下民心。(武力、法令只能不得已而用之,治理天下要用德行。)
一日一句《道德经》14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一般人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前,因缺乏恒心而失败。如果选定一项很有意义又很有兴趣的事情,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下去,必然会导向成功。
一日一句《道德经》14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百姓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学了很多知见、技巧,变成世智辩聪、勾心斗角耍权谋。(有术无道,其术易变邪。)领导人若以世智辩聪、用自我的智谋来治国,将会伤害国家,百姓也会失去...
一日一句《道德经》7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古人强调得“一(得道)到底有多重要呢? 天有道就会清明、无天灾;地有道就会安宁;神有道就会很灵;山谷有道,就会水...
一日一句《道德经》136:“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人生要得到幸福快乐,其实很简单,把心量打开,不管大小多少事,用慈悲大爱来包容。就算别人对我们有伤害,仍以慈悲大爱来对待。以德感人、以德化人。(宇宙最大的力量一一慈悲大爱)
一日一句《道德经》149:“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以有道的圣人,虽居至尊上位,百姓不会感到威权压力。处在前方,引领百姓端正风气,人民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天下百姓都乐意推崇拥护有道明君来领导。...
一日一句《道德经》6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与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世俗人大多有强烈欲贪,社会各种诈骗案,都是利用人性的欲贪得逞。 比如想要收缩一个人的权势,表面上会给更多的名利来诱惑。 想要削弱你的实力...
一日一句《道德经》139:“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人若处在安心情况,就容易保持健康的状态。在疾病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容易处理。在病毒还很脆弱之际,容易去瓦解它。在肿瘤还微小之际,容易化解掉。上医治未病,平时注...
一日一句《道德经》153:“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看看现今的世界民心如何? 舍掉慈悲大爱,一直强调争强斗胜的表面之勇。 舍掉勤俭美德,不断鼓吹奢侈、浮华、浪费。 舍掉谦虚处下,一直强调要争先、抢第一。 世风日下,民心凶狠、争斗、奢侈,社...
一日一句《道德经》10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地、太阳系是有个开始的源头。道就是天地、太阳系的源头,又可称为天下万物之母。 明白现象界、一切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化,就知道道为母、为源头,现象界一切万物...
一日一句《道德经》156:“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以上都是在呈现“不争的德行。这就是能让很多人才甘心为其所用的伟大力量。 能做到“不争“处下来成就众生,此种德行与天地之德相匹配,堪称“...
一日一句《道德经》68:“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心灵品质层次如下:保有源自道的清净心灵品质,这是宇宙最高级的心灵品质。失去了道,而后降为“德的层次。失去了德,而后降为“仁...
一日一句《道德经》10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道、行道之人,如把道的精神特征实践出来,净化自己、改变自己,表示其人所修的道、所行的德是真实的。如其德行能让家人受益,表...
一日一句《道德经》9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要摄化天下百姓,必须体悟到“道本具足一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道理,才能正确引导百姓返璞归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会用自我的观念知见引...
一日一句《道德经》150:“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太博大高深了,太不容易理解,不易做到。唉,就是因为道实在太伟大、太高深,所以不太容易理解。如果那么容易理解,那么容易做到,那道就没有什么值得学习...
一日一句《道德经》76:“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所以古之明道者,对悟道行道之人做以下形容:真正明道的人,与世无争,看起来好像愚昧的人。精进修道的人,不断放下各种执着抓取,其人看起来...
一日一句《道德经》157:“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用兵的军事专家曾经说:“我们不可以主动挑起战端,不可主动攻击;要被动,是不得已才应战。不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要谨慎、要退让。(主动挑衅、贪得无厌的最终必败。)
全部(89)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