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句《道德经》1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明道的人,不会喜欢与人争辩道是什么?喜欢争辩道是什么的人,表示还不知道道是什么。
一日一句《道德经》112:“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若没顾及整体和谐而只强化单一物种的壮大,将会形成物极必反,走向衰败,因为这是违背天地和谐之道。违背天地和谐之道,让生态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灾难不断。
一日一句《道德经》111:“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从个体到万物、大自然,都是阴阳调和、万物和谐共存共荣。若了悟“和谐的深义,就知道了宇宙恒常的运转法则。悟透宇宙恒常运转法则的人,就是明道之人。 知道“和的真理...
一日一句《道德经》109:“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含丰厚德行的人,其心会回归到像儿童一样的纯真可爱、天真无邪。(回到赤子之心) 婴儿、儿童时期的天性最全,处在纯真无邪、没有二元对立、没有瞋心的状态。在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心目中,...
一日一句《道德经》108:“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帮,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能用清净的心来了解自己,就能同样了解别人。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家庭所需,也就能了解别人的家庭所需。能了解自己的乡里,就能了解其...
一日一句《道德经》10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道、行道之人,如把道的精神特征实践出来,净化自己、改变自己,表示其人所修的道、所行的德是真实的。如其德行能让家人受益,表...
一日一句《道德经》105:“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令我坚定、清醒明觉的行于大道的原因,因为看到世人常戴着假面具、勾心斗角、不断争名夺利,让我心生畏惧。 道是这么的好,“大道是无比宽敞、坦荡、安全;无奈一般人...
一日一句《道德经》104:“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能从眼前一花一草一物的小处就见到道无处不在,这是明道之人。(庄子说:道在屎尿中。) 能实践“柔软•不争的功夫,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以道为体、为依...
一日一句《道德经》103:“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要自作聪明,不用小我狭隘的感官思维去运作,就能终身受用不尽。如自作聪明、用小我自私狭隘的感官去思维运作,一生就会忙个没完没了,忙到累死。
一日一句《道德经》10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地、太阳系是有个开始的源头。道就是天地、太阳系的源头,又可称为天下万物之母。 明白现象界、一切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化,就知道道为母、为源头,现象界一切万物...
一日一句《道德经》10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父母(道)生养万物的特征特性:生养万物、众生,而没有要占为己有;有很多成就万物的德行,但没有丝毫自傲、自恃己能;长养万物,但不会去主宰,让众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 如此无我无私、无...
一日一句《道德经》100:“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所以道生化万物,“德畜养万物,这就是天地父母在生化养育万物的具体呈现。
一日一句《道德经》9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能生化万物,也自然流露畜养万物的慈悲大爱的德行。在“道生•德畜之后,自然形成形形色色的万物。生态环境又会让万...
一日一句《道德经》98:“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明道之人,参透生死大事,爱惜自己的生命但不抓取。爱护自己的生命,也将心比心地爱护所有生命,心中没有坏人、没有敌人。所以由衷...
一日一句《道德经》9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从出生到死亡,过完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可概分三种。三分之一的人,活得很幸福快乐,有活出生命的意义。有三分之一的人,人生过得很迷茫,生...
一日一句《道德经》96:“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有道的圣人,是憨厚老实、有广大包容心的人,以慈悲大爱之心善待天下百姓。所以自然得到百姓的景仰与爱戴。有道的圣人,也如同天地父母一样,把天下百姓皆视同家人、子女般的爱...
一日一句《道德经》9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们善待之;不善良的人,我们也善待之。此乃真正善的德行。 讲信用的人,我们信任之;不讲信用的人,我们也信任之。此乃真正信的德行。 (不善、不讲信用...
一日一句《道德经》9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有道的圣人,不会一成不变、固执的墨守成规,会看各种因缘情况而调整。把百姓放在他的心中,体恤民情、民需。
一日一句《道德经》93:“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要摄化天下百姓,必须体悟到“道本具足一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道理,才能正确引导百姓返璞归真、安心自在。如不知“道本具足一切,就会用自我的观念知见引...
一日一句《道德经》9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世人努力求学、学习、修行,会让一个人觉得日有所长、收获日增,有更多成就感。也容易让人增长傲慢、自负,强化自我意识。 真正的学道、修行的过程却是“日渐减损。把我...
全部(89)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