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燥”易与虚火结成“燥热”,也会影响人体对水的正常吸收,导致人们在口、鼻、皮肤等部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
多吃具有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赤小豆等。 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很多人会在秋天出现眼睛干、鼻孔干、嗓子干等症状,这时应多喝水,在饮食上注意滋养津液,适量喝些汤水,并适当选择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百合等。 传统医学认为,秋燥...
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
分了,中医认为这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空气干燥。由于燥是秋季的主气,而我国自古就有“燥令伤肺”之说,也就是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首先得养肺。 秋季养肺得从这4个方面入手 防治“秋燥...
艾灸,白露时节养生好帮手!养肾润肺防秋燥,给肾“打打气” 单娟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6faa2e683e2f4cb0be69d1d5776212af_副本.jpg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阳历9月8号)表示孟...
入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可能产生诸多不适。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秋泻这四大表现。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适当的饮食调整必不可少。 秋燥:补够水和维A 很多人一进入秋天就开始皮肤干燥、紧绷、脱皮。 尤其在北方地区,秋天气候干燥,湿度比夏季...
秋燥可能会引起便秘、流鼻血、干咳,所以在饮食上要尽量清淡,要忌食或少食辣椒、姜、蒜、烟酒、浓茶、浓咖啡、韭菜、雪菜、虾类等燥热食物。此外,居室也要保持的一定的湿度。
秋燥,养肺滋阴白露将至,初秋时节昼夜温差变大,天气逐渐转向干燥,阳气由盛于外而转向内收敛,人们往往容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症。所以这期间,养阴润燥显得尤为重要。中医专家认为,秋天饮食忌辛辣发散,宜酸润。“少辛增酸”是为了使人体顺应自然界敛肃之气,平肺气,避免肝气郁...
天,补水尤为重要,可以多喝果蔬汁,为身体提供养分的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让身体的机能效率更高。4、多吃鱼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5、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秋燥...
简单的方式。如果是血虚体质,可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葚做粥,在炖鸡汤、炖肉也可以加点。3、注意调节心情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燥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
,早睡早起养阳气养生关键:天气热易烦躁,此时心理养生不容忽视,促进平和的心态及愉悦心情,有益减轻燥热感。生活秘诀:“早卧”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则可舒展肺气,一般睡觉不超过10点,起床时间6点左右为宜。饮食良方:秋燥...
全部(662)
更多